我沿著海岸公路從金山往三芝方向,為了追尋鳥蹤,向右轉向靠海邊的古庄。古庄位在三芝平原末端,也就是八連溪的出海口。大屯火山的威力向東遠及四十多公里外的龍洞岬,向北造成金山和石門間的「跳石海岸」,卻輕易縱放一條婉約的小溪,在粗暴的火山腳下侵蝕、切割和堆積一路奔流而下。短短十公里的流程形成狹長的溪谷平地,沖積造成小型的三角洲平原。古庄就位於三角洲靠海的邊緣。在這裡,跳石海岸已是強弩之末,火山又力有不逮,八連溪已經疲乏得找不到出海口了。大自然的各種作用力好像商量好了,讓出一塊平靜的地方好讓人類胼手胝足去開疆闢土,澤被蠻荒來發展文化。小路旁大多是休耕的、半乾半溼的水稻田,黃昏的時候小型鷸科候鳥零星散布其間,田埂上有幾隻鵝讓我以為是鴻雁或可能是豆雁,因為一隻隻都有優渥的身形,何況「孤鴻海上來;池潢不敢顧,…」看牠們悠哉的模樣,肯定是家禽而不是野鳥。倒是空中一隻飢餓的大冠鷲,不但低空盤旋巡弋,而且不時俯衝獵食。野生動物不像人類這麼懂得謀生,一小塊三角洲平地可能造就幾百戶人家的生計,卻不一定養得活一隻猛禽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