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源埡口附近有一片赤楊森林,隱隱約約的林木,在白茫茫的霧中若有若無;黑白分明的樹枝,好像混沌初始般似幻似真。陣陣雲煙好像簾幕一樣,遮去了一幕;接著又展開了一幕。就連高明的相機也常常來不及對焦,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框景,才一眨眼又是一片虛無的空白。從這裡看多樣世界,總是有個不清不楚,不明不白的美好印象。
霧線就止於思源埡口,通過了隘口就好像是跳上了雲端一樣,不但沒有下雨,眼前雲霧也一掃而空。溫暖和煦的夕陽斜斜照著山谷,有勝溪潺潺流水,粼粼波光。我從蔓草中找到了舊時的路徑,下探溪谷我那秘密鳥地方。溪床幾經沖刷、堆積,小水潭已經不存在了,地貌改變如此迅速,或許也是造成生物多樣的原因之一。沒有了水潭,鴛鴦不願停留,不過河烏照常沿著小溪呼嘯飛行;鉛色水鶇為了固守地盤互相驅趕追逐;小剪尾不太在意有人對著牠攝影拍照,一切都按照演化的誡律,在百變的環境中找到了不變的生理生序。 今晚決定夜宿溪邊,尋找有沒有貓頭鷹的蹤跡。
2 則留言:
留鳥:結果呢?有沒有發現貓頭鷹?你曾在那看過嗎?是那一種的?(不好意思*_*.....好多問號?) 飛鳥
只有黃嘴角鴞,但是不讓我拍照,在溪邊樹上「噓-噓-」的叫。
張貼留言